健康中国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系统建设“健康乡村”
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当前神州大地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而乡村人口的健康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调研考察, 走进村山谷市集、卫生室和农民家里,了解产业振兴、村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情况。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这块短板,完善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总书记的这次调研和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人民健康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关切,再次生动诠释了“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的执政理念,也为我们指明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建设健康乡村的方向。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而健康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当前神州大地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而乡村人口的健康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诚如总书记所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孱弱之夫不堪负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身心健康的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必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农村人口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促进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夯实乡村振兴的大健康基石。
乡村振兴,健康同行。这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是新的百年的历史使命!
这是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理念的必然要求。今年3 月,总书记在福建三明市调研医改惠民情况时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断,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这一理念,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体化、中国化,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健康也是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脱贫攻坚战中大力实施健康扶贫,致力于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乡村振兴中,更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理念,接力推进健康扶贫行动、健康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创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辉煌。
这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紧迫课题。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接下来的持续奋斗,是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得主在《贫穷的本质》专著中认为,贫穷其实是有很多因素组成,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健康陷阱”。在人类历史上,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而疾病与贫困往往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密切相关。穷人对于自身健康投资反应冷淡,经常出现因病返贫现象。2016 到2019年,我国因病致贫返贫始终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这一比例仍然相对较高,成为五大致贫因素之首。过去坊间流传的“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个人住院,三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 一场大病全泡汤”现象,今天仍要给予高度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充分认识健康扶贫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多措并举, 推进健康扶贫,力拔“病根”治“穷根”,解决好因病因伤返贫这个难题,保障健康扶贫的可持续性和脱贫成果的稳定性,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没有健康的乡村,就没有健康的中国。未来10年,健康中国政策目标设定为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几个方面,目前城乡都有差距, 特别是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这些人口中,老弱妇幼残又占了相当比重,农村老龄化明显趋重。数据显示,全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农村老龄人口的疾病防治、健康养老任务, 比城市还要艰巨,乡村健康的底色决定了健康中国的成色。实现未来健康中国目标,难啃的“骨头”在农村,实施的重点在农村。在推进健康中国过程中,必须聚焦、聚力抓好健康乡村建设,推进和改进乡村医疗服务,提高卫生健康供给水平,提升乡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品质,建设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健康中国战略落实、落细、落全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也是检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成效的重要标志。
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课题。我国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目前乡村发展与城市落差明显。在健康领域,城乡之间基本公共医疗资源分布高度不均衡, 农村可及性较低,乡村卫生健康质量仍待提高,特别是离农民最近的村级卫生资源和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突出问题是“三缺”:一是缺医生。目前尽管绝大多数村卫生室都配备了卫生员,但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尚有少数村未配备卫生员;村医任务重、收入少、待遇低,发展空间小,招聘难、留人难,近年来河南汝南、通许及黑龙江依兰曾连续发生乡村医生群体请辞,引起各方关注。二是缺设备。据河南、安徽抽样调查,大部分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办公设施、办公电脑还是10年前统一配备的,部分村卫生室诊疗设备仍是“老三样” (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计)。三是缺药品。当前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的药品均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但目录之外药品难觅,导致村卫生室的药物品种较少,甚至常用药短缺、治疗慢性病的常用药品时有短缺。面对乡村医疗卫生现状,农民在选择医疗卫生机构时用脚投票,造成大城市医院人满为患排长队,乡村医院“门前冷落车马稀”,农民慕名去大城市医院求医, 坊间戏称“奔波三千里,花费好几千;排队三小时,看病几分钟”。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今后广大乡村地区将成为我国解决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战场。因此,强化要素投入,均衡资源配置,消弭城乡健康领域差距,无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是国际乡村振兴的共同经验。从国际上看,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 主要的17项发展目标里几乎个个都与健康有关,其中不乏明显、直接的健康要求。如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提供安全的水和环境卫生,等等。这是国际社会对城乡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经验,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韩国在“新村运动”中, 突出社会开发基础设施与环境开发、经济开发、精神启蒙等三方面内容,社会开发基础设施涵盖了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民生项目, 环境、精神层面更是注重人的生活便利和身心健康。日本在乡村振兴中突出以“定住圈”为核心的“三全综”建设,“定住圈”内分为若干“定住区”,每个“定住区”内再由若干“生活圈”组成。“生活圈”作为最基本的单位,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圈域,圈域的居民大体由50至100个家庭组成(全日本约40 万个左右“生活圈”),每个生活圈医疗、康养、教育等公共服务有机融入农村居民的生活,实现农村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二战后,美国十分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了大批社区医院,方便居民就近就医。但是,近年来由于医疗财团扩张收购社区医院,美国农村成为医疗荒漠。2010—2018 年,全美乡村地区有83家医院倒闭,媒体直呼“比谋杀还糟糕”。海外国家乡村振兴中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标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坐标维度考量,目前乡村的健康促进、提升、增强,既是全民健康所面临的短板瓶颈与堵点痛点,也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新的百年,如何让健康中国惠及乡村振兴,如何建设健康乡村?笔者以为,需要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拓展健康乡村理念。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全面振兴是什么样?笔者以为应是“强富美+大健康”。在解决饱暖、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上,身体好、心情好、环境好将是发展方向,也是新一轮乡村建设的重点。当前乡村振兴好戏连台,各项政策红利逐渐显现,对健康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迫切需要树立大健康的理念, 全面挖掘健康乡村的内核,推进这项关乎全局的民生工程。
现在有一个误区:一提健康乡村,就认为是农村医疗卫生。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观念,是以偏概全的逻辑认知。早在2016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五大重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彼此互为依存、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根本遵循,指明了健康乡村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我们必须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全面践行,狠抓落地。要坚持全面的健康乡村理念,牢牢把握健康中国“五个重点”、注重“五轮驱动”,协调发展;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重视“治已病”, 更要重视“治未病”;坚持城乡一体化思维,推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同步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健康红利城乡共享;坚持上下一盘棋思维,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大健康根基。
第二,大力发展健康农业。民以食为天。人到65岁时,将进食7万餐,经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与“吃”息息相关的农业、营养、健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根据国际经验,从食物功能维度看,农业1.0是“吃得饱”(温饱农业),农业2.0是“吃得安全”(绿色农业),农业3.0是“吃得营养”(功能农业)。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迅速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目前人们普遍既关注“吃得安全”又关心“吃得营养”,这就要求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同步融合,我国农业已进入2.0、3.0齐头并进的阶段,这就是健康农业阶段。它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新使命。
但是,我国农业与食物生产尚未真正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农业生产布局尚未与当地居民营养状况和膳食需求相结合, 食物营养素供应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居民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发展以安全、营养导向为特征的健康农业任重道远。当前,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支撑下的农产品质量绿色控制与系统治理,处理好“环境—食物—营养—健康”纽带关联,注重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三品一标” 绿色农业,推动农产品提档升级, 无缝对接健康消费市场。重点应加强土壤治理和耕地保护,开展作物健康“四控”(控化肥、控农药、控用水、控农膜)行动,加快实施养殖业“减抗(抗生素)、禁抗、产品无抗”的行动计划,推行生物防治、绿色防控,助力农业减碳。近年来,雷力、菌绿通等生物菌肥(菌剂)在全国1000多个县迅速推开,助力农业减碳增产、提质增效,改变了农民增产靠化肥、防治靠农药的老习惯。二要加强对常见动植物及微生物的功能性、营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拓展未被充分利用的成分、功能等领域,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使营养健康成为农业发展的目标取向。为此,应大力发展食药用菌、中药材、新资源食品、食药同源产品、微元素(如富硒、富锌)农产品。三要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发展数字农场、植物工厂、立体智慧种养、数字化车间,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态化、清洁化。按照“道地种(种子)、生态种、产出好、加工优、运储净”的思路,推动健康农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其中,尤其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赋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溯源化、管理网格化、餐食营养化。
第三,夯实乡村医疗卫生基础。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欧美国家和我国长三角地区提倡贴近民生的社区15分钟生活圈,其中都突出了医疗卫生和康养。给我们的启示是,乡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应以便民为原则,全面筑牢基层健康网底。当前,尤需着力解决乡村两级卫生健康公共服务能力弱、分诊医疗基层“接不住”的突出问题。一要强体系。以“两全”为抓手,织密基层公共卫生安全网,即加快实现县域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和医联体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尽快使群众满意的标准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00%,甲级村卫生室覆盖率达80%。推广湖南十八洞村建立医联体村卫生室的经验,完善乡村家庭医生手机签约服务,让村民享受优质医疗的阳光雨露。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管理制度和药品配送制度,保障群众日常用药需求。二要强队伍。乡村健康靠人才,关键在“健康守门人”。为此,必须加强乡村卫生健康队伍建设。千方百计育才、引才,创造环境留才、用才,尤其要注重培养本土村医,强化全科医师培养,培育基层复合型人才。发挥“互联网+”作用,立足岗位普及继续教育,实行远程诊疗、专家查房示教,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农村社区养老人才培养。机构预测,到2022年,65 岁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机构预测,目前养老行业就业缺口达千万人以上。按湖南省测算的养老高、中、低托底方案,全省养老护理员需求量分别为19.12万、13.19 万和9.38万人,而目前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2万余名,缺口巨大,且专业养老护理人员占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0%,严重影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升。面对农村老龄化加快趋势,必须抓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加强对社区养老志愿者的招募和技能训练,妥善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三要强保障。突出基层医疗卫生公益性,强化政府办医职责,强化投入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人员管理、能力建设等工作,落实完善乡村医生人事制度、保险制度。严禁民营医疗机构在基层医疗机构恶意高薪“挖人”,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在脱贫地区,对易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加强监测,重点做好因病因伤返贫群众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脱贫人口不会因病返贫。
第四,建设美丽乡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村庄是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是美丽中国的细胞。建设美丽宜居健康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书记指出, 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美丽乡村什么样?应是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生机“五生”和谐的田园、家园、乐园。要按照中央部署,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以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方向,借鉴浙江“千村整治万村示范”经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接续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重点是“五治”:一是治“污”,持续治理土壤、水体、空气污染,消灭污染源。眼下尤其要提高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二是治“白”,向农村“白色污染”宣战,推进农膜、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近年来,合肥市按照“市场运作、财政奖补、专业化处置”的模式,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在498个镇村设回收网点,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白色污染”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这一做法值得推广。三是治“臭”,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因地制宜改造户用厕所,指导各地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引导户用厕所入院、推动入室。四是治“废”,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处理长效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处理利用。五是治“乱”,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实施“五清一改”。安徽省太和县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向农民房前屋后的“五小园” 延伸,引导农民自己动手利用废砖旧瓦、老旧轮胎、砖渣石子等,垒院墙、修道路、砌化粪池、装点广场、点缀小院,变废为宝治脏乱, 以小美促大美,共建画里乡村,推进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应坚持农民主体,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发挥村民卫生公共委员会的作用,在建、管、用各环节有农民身影,不能大包大揽,该群众动手的让群众自己动手,该群众“出资出劳”的要让群众自愿认领,让农民自觉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乡村生态环境。
第五,培育乡村健康文化。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句话,道出了文化成风化人的深远影响和作用。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亿万百姓的精神家园。没有繁荣的文化就没有活力四射的乡村,健康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由于受西方文化及文化传承内在断裂等多种因素影响,乡村文化出现了根基动摇、种类偏少、底蕴不厚等问题,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家园的地位受到冲击和挑战。从“万紫千红,一动不动”的天价彩礼到红白喜事上的粗俗表演,大量低俗文化喧嚣一时,风俗道德失范,甚至外来宗教悄然渗透。这一切,亟需在乡村振兴中及时矫正,重建健康乡村文化,填补和占据文化阵地, 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各地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并统筹乡村健康文化建设,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乡村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动形成良好风尚。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繁荣民族优秀文化, 挖掘特色乡土文化,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条腿”走路。乡村健康文化建设一定要接地气、做实功,创新载体。近年来,浙江遂昌县以新思想入户、耕读文化传承、慈孝文化弘扬、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文化礼堂教化、文明村镇创建、志愿服务暖心等“七大行动”为抓手,培育健康文化,颇有成效。结合“耕读齐家·慈孝遂昌”品牌打造,组织开展“我在遂昌传习语”“新农民文明银行”“慈孝基金”“联户帮” 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孝老爱亲、邻里和谐、互助友爱的文明传习氛围。安徽石台县深山的大演乡, 位于黄山西麓、秋浦河源。该乡就地取材,深入挖掘秋浦文化优秀内核基因,完善文旅设施(包括建设文化馆、富硒主题客栈),打造西黄山富硒农旅文化景区产业链,开展秋浦漂流、秋浦民歌、摄影、赛诗、民俗表演、徽州农事、油菜花节、识茶采茶节、富硒美食、房车营地、电商直播等活动,以健康文化浸润乡土,以健康文化培根铸魂,将文化产业融入富民产业, 2020年景区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尝到了健康文化的甜头。
第六,提高乡村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等三个方面,它决定个人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高低。监测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 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幅为历年之最。其中,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08%,农村居民为20.02%,仍相差8.06个百分点。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开展以提高健康素养为重点的健康促进行动,构建“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良性互动机制。春雨润物细无声,健康素养靠养成。要大力开展健康养成教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科普宣讲、农村大喇叭、手机、电视、文化演出等媒介,让健康教育进村入户、入耳入脑,引导群众知晓健康知识,更新生活理念,最终落在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上,全面提升“六大健康素养”(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念、健康信息、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素养)。可借鉴贵州遵义经验, 开展健康教育“四进”(进乡村、家庭、社区、学校)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普及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健康教育“五个一”全覆盖(一家一张连心卡,一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一家一个明白人,一家一份连心袋,一家一个健康包),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中医知识进课堂生动活泼。当前,乡村健康教育重点,应急上应突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补短上应重视防治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导致的“隐性饥饿”。最新医学证据证明,饮食不科学与免疫力下降、慢性病密切相关,70%以上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等,背后“杀手”都是“隐性饥饿”。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全世界“隐性饥饿”人口约40 亿人,其中中国有3亿,每5个人中至少有1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偏低的问题也不可小觑,需要加强宣传引导, 特别是做好饮食科学知识的普及。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经验,注重培养家庭主妇的科学营养知识, 让主妇变“煮妇”,厨房变“药房”,把吃进来的病吃出去。农村高收入家庭可以先行一步。在农村社区和搬迁移民点,可开展“新市民健康新生活”示范创建活动,改变他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康意识、健康素养和文明行为,让健康呵护广大乡村,造福千家万户。